穿花线,绣牡丹,看时容易做时难。要掌握好每针之间的距离,不然中间容易出现缝隙。作品一定要有思想,倘若一味照着模板做,是没有灵魂的,也卖不上好价钱……3月7日,青铜峡市青峡绣女工艺品编织公司车间里,总经理李秋梅正在指导工人刺绣。
“来我这边刺绣的都是留守妇女、残疾妇女,大家聚在一起有个共同的盼头,那就是学门手艺,让日子过得好一点。”李秋梅笑着说。
李秋梅的公司是一家制作手工艺品、开展培训、加工刺绣来料的企业,目前在银川、吴忠等地设有10余家分店。
别看如今公司规模够大,其实,李秋梅的创业是被“逼”出来的。
1998年,李秋梅从青铜峡糖厂下岗,迫于生计,她每天早出晚归,四处打零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有人出售手工刺绣品,售价居然比她打工一个星期的收入还高,李秋梅便萌发了学习刺绣的念头。
李秋梅先从摆地摊卖十字绣干起,凭着价格公道、服务态度好,很快积累了一些人脉,不少人还将绣好的十字绣交给李秋梅卖。时间久了,李秋梅发现马梅花的绣品卖得最好。“她的绣品大家抢着买,价格也比其他人高。大家都说她绣得活灵活现,比画出来的还好看。”李秋梅说,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李秋梅趁机拜师学艺,刺绣生意也日渐红火。
致富不忘乡邻。2015年,李秋梅成立青铜峡市青峡绣女工艺品编织公司,带领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制作丝带绣、丝网花制作、编织刺绣、串珠等手工艺品。
“不管她们的作品能不能卖出去,我都照单全收,要鼓励大伙儿用智慧和勤劳来发家致富。”李秋梅说。
一天,有位员工提及残疾的妹妹也想学刺绣,但出门不便。李秋梅意识到,光把妇女召集到车间不行,得帮助残疾妇女、留守妇女等特殊人群实现在家赚钱的梦想。说干就干,李秋梅到各个村义务开展教学,并免费提供材料。截至目前,她累计开展培训班500余期,培训妇女1.2万名,带动千余名妇女成功就业创业。
2018年,李秋梅又成立了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洼路沟社区扶贫车间和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同兴村扶贫车间,推动形成了“协会+扶贫车间+手工女能人+妇女手工艺人”的生产经营模式,目前共有百余名贫困妇女从事手工艺品生产,人均月增收300元到2000元不等。
如今,在李秋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巧妇”凭着自己的双手,“绣”出了一条创业致富路。(记者 姜璐)